第96章 全勝(1 / 3)

鄭安平是戟兵,所以在這場鏖戰中始終站在後排,只在前面的矛兵開啟通路後,上前擴大突破口。以鄭安平的武功,對付幾個農民出身的雜兵,並不吃力。更加之鄭安平比較注重保持在陣型中的位置,所以他斬獲不少,危險不大。

葉令是矛兵,而且衝鋒在前,身上很受了些傷,幸而不重,未及筋骨。在葉令的率領下,胡陽的親營雖說只是葉縣的民軍,談不上是選鋒,但也打出了選鋒的氣勢,比起司馬靳和公大夫的親營來,一點不差!

公大夫結成突陣後,葉令被派往突擊集團中,與鄭安平分開;而鄭安平也以大夫的身份,承擔左翼集團的指揮任務。

八個營正常有八百盾牌兵,八百戟戈兵,八百弩兵,一千六百長矛兵。在自閼與以來的歷次作戰中,多少有一些損失。剛才兩個營交替進攻,連續突破三道營柵,雖說損失不大,但也只是相對於趙軍而言。

在冷兵器時代,除非直接命中要害,要一擊殺死一個人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,一般只是造成不同程度傷害。在雙方武藝都是二把刀的情況下,相互擊中是最常見的情況。如果被對方殺傷,最忌諱倒地不起,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爬起來,回到自己的一方。否則要不就被踐踏而死,要不就被收割首級。在剛才的戰鬥中,秦軍是勝利的一方,所以陣前倒下計程車兵中,趙軍全都被殺,而秦軍則得到救治。但無論如何,各營都不能滿員。

現在鄭安平率領的左翼集團大約有二百盾牌兵,三百戟戈兵,三百弩兵,跟在突擊集團後面三四十步的距離,緩慢前進。鄭安平是臨時提拔的指揮官,並沒有號角,只能用口令來指揮。而他指揮的人數接近千人,他又是外來的,說話有口音。為了指揮方便,鄭安平特別抓了一名嗓門粗壯的秦卒,代自己發令。

當突擊集團從走步改為跑步,向前突擊時,鄭安平並沒有命令部隊加快步伐,依然維持著原來的速度。所以當趙軍的右營旋轉,準備兜擊突擊集團時,正好把自己的側翼暴露給了秦軍。鄭安平下令:“射!”一陣箭雨過去,雖然戰果不大,但稍稍遲滯了趙軍的轉向。然而,這裡小小的騷動顯然不足以引起趙軍主將的注意,卷擊正面的突擊集團才是當務之急!來自中軍的鼓聲急促,催促右營迅速完成旋轉。儘管右營的五百人將留了個心眼,稍微彎曲了一下陣勢,以抵抗鄭安平的攻擊,但這個旋轉還是致命的。鄭安平在更近的距離射出箭後,立即發令“起!”他的部隊也改為跑步。他的兵力本來就比趙軍多,加之趙軍的作戰方向是指向中心,側翼的力量迅速被擊破,趙軍右營完全失去保護,只能任人宰割。趙軍士卒儘管有不少人憑藉著個人勇氣拼死作戰,希望臨死還能拉個墊背的,但只有少數人實現了這個願望。在充滿勇氣的人一個個被砍倒後,剩下的人一鬨而散。鄭安平沒有多少損失就突破了第一道戰線!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Copyright © 2024 https://www.shuwaz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