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章 陶郡(1 / 3)

魏軍在將軍晉鄙的率領下,開始向邯鄲前進。全軍推進三百里,進入蕩陰後,魏王命令晉鄙停止前進,只派前部進駐鄴城,為邯鄲呼應,因為他發現陶郡的秦兵開始集結,而楚軍也已經停止前進。

晉鄙帶走的十萬大軍,是魏國十年來精心養成的。華陽之戰後,幾乎被全殲的魏武卒沒有再恢復建制,殘餘的武卒作為教師,被分派到各鄉邑,負責訓練邑民。魏王要在魏國,借鑑秦國的經驗,訓練出一支全民皆兵的隊伍來。

然而魏國的訓練邑民的工作進展十分困難。首先出現的問題就是各地魏民習俗極為不同。大梁周圍的邑民有農閒時從事軍事訓練的傳統,這得益於魏王每年春秋兩季的田狩;而其他地方的邑民則在農閒時更願意經商或從事手工業,他們往往受僱於某些大商家或大手工業主,在他們的商鋪、商隊或作坊中打工。其次,魏國人口雖多,但耕地不足,邑民名義上是農民,但其實並不務農,流動性很強;留在土地上的邑民也必須付出更多勞動才能餬口,事實上沒有明顯的農閒季節。所以,訓練工作幾乎只能在大梁周圍耕地還算充足的地域內開展,這十萬人幾乎全都來自於大梁周圍。

這立即帶來一個問題:大梁的防禦空虛了!

這種情況其實在魏國曆史上不止一次出現過,所謂“圍魏救趙”就是瞄準了魏國這個弱點,而那還是在魏國最強盛的時期。現在魏國衰敗如此,這一問題只會更加嚴重、明顯。所以魏王對大梁周邊的威脅十分敏感,特別是楚國:它既有這個意願,也有這個能力入侵魏國!

恰恰在這個時候,秦國使臣到來,威脅說:如果有人敢發兵救趙國,秦國一定不會饒恕他!魏王順水推舟,告訴秦使說,自己的軍隊只駐於蕩陰和鄴城,決不會踏入趙國的領地!鄴城雖然目前被趙國佔領了,但卻是魏國的故有土地。趁人之危搶奪回以前的失地,是諸侯間的正常操作!魏王說他只是想趁趙國戰亂,奪回自己的故地鄴城,秦使也不能說什麼。

平原君歸來後,趙國的形勢急劇惡化。不僅邯鄲城內無糧,連王城內也開始有人斷糧。時不時有趙氏公子到平原君處告貸,平原君也只能隨意給一兩石。隨著邯鄲城的集市逐漸喪失其功能,漸漸地,邯鄲城與王城之間的交流也中斷了。那些對子楚喊打喊殺的大臣們,也失去了繼續追究的興趣,畢竟此時身處邯鄲城的子楚,日子也很不好過!

九月初,平原君還沒有回來前,趙國按例給子楚送去了口糧,但秦國的物資支援已經徹底斷絕了好幾個月,僅靠趙國例行的口糧支撐全家十多人的開支,那是不可能的。不過呂不韋到底是商人,在那麼困難的境地下,仍然有辦法為子楚及其隨從搞到足夠的補給,包括給還是嬰兒的趙正搞到雞蛋和肉。

十月是秦國新年,呂不韋勞心費力,為府上準備了較為豐盛的過年食物。儘管邯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Copyright © 2024 https://www.shuwaz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