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章 山口(1 / 4)

踏著晨曦,劍士們帶著這群工匠騎馬前行。一路上都只是快步,並不賓士。每十里換馬,以保持適當的速度。那些劍士平時也經常這樣帶著公子王孫們外出,對這種騎乘方式並不陌生,只是帶一群成人還不太習慣,但也很快適應了。

雖說採取了許多保護措施,一路上還是有工匠從馬上摔下來受傷的,幸而不重;但也有人無法繼續前進,只得就近安排在附近邑民家中休養。最終到達端氏的只有二十四人。經過四百里的長途跋涉,這時已經是日落時分。讓司馬靳感到意外的是,當他進駐端氏時,端氏令告訴他,已經接到白起的命令,本縣一百名刑徒已經集結完畢,基層官員為以前因築道有功的爵士,端氏尉親自擔任大夫。司馬靳問白起何時傳達的命令?端氏令回答:命令於今日日出時到達。司馬靳與皮綰相互看了一眼,覺得自己好慚愧,就沒有敢再徵用河東臨近各縣的刑徒。

河東的大部分居民,特別是秦人,都是跟隨張祿在河東築路的關中各縣刑徒,以及上郡的爵士,他們本身就是一支強大的築路力量。白起接任後,每拿下一處城池,都要把道路修通。打仗和修路,這幾年在河東,特別是河內(南陽)就沒有停過。只不過由於大批外地刑徒湧入,河東人必須承擔繁重的後勤保障任務,而且刑徒目前還都是“吃白飯的”,大家的心思都放在利用外地刑徒身上,沒有往河東自己身上想。

被端氏令點撥通了這一節,兩人立時感到思路大開:不僅端氏縣可以徵調啊,高都、軹縣、溫縣……哪裡不能徵調?

河東刑徒向前開拔,吸引了大家全部注意力,各國間諜立即把情報向各國首都傳送。與之相應的,高都、和河內刑徒的徵發被大家普遍理解成這一調動的一部分,甚至都沒有特意上報。

在端氏休息一天後,司馬靳和皮綰及其隨從,二十四名工匠、一百劍士和二百匹馬,一百築路工人帶著籮、鍤和夯棒,從端氏出發,進入端氏河谷。由兩名前天剛隨白起進入端氏的軍使引路。

進入河谷後他們發現,至少端氏水下游河谷基本平緩,兩側有寬闊的沖積帶,甚至可以耕種,中間一道小河,是天然的水源。一行人走了一天,都沒有發現需要動工的地方。那些工匠則對兩山的風景嘖嘖嘖稱讚。司馬靳警惕性高一點,讓兩邊山上各上去十人,觀察山外的動靜。

當太陽快落山時,在前面山上警戒的劍士下山報告:這座山已經走到盡頭,前面是一塊三叉地帶,遠遠望去,還有人家。

司馬靳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,自己的擔心似乎全成了無用功。他讓一行人就在那座十幾戶人家的聚邑中住下。那十幾戶人見這些人都有馬,心裡害怕,不敢不允。糧食是沒有富裕的,他們把挖的野菜、打的野味燉了一大鼎,給眾人吃。秦人吃不慣這味,每人喝了碗熱羹,吃了兩口炒粟,就算吃過了晚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Copyright © 2024 https://www.shuwaz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