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7章 會晤張祿與白起(1 / 4)

在一片和諧融洽的氣氛中,蘇厲道:“周王言,趙不量力,欲與秦爭;天與之秦,何能失之!秦奮天威,行天道,戮滅趙虜,上黨復歸,是秦之幸,天之幸也。王謹以賀!”

張祿則侃侃而談,從幾年前趙人易城的騙局開始說起,說到閼與大戰,以及與韓國的一系列戰爭,最後說到韓國派陽成君將上黨獻給秦國,卻又復獻給趙國,挑起兩國爭戰,“今上賴宗廟之靈,下賴士卒用命,終殲趙虜,復歸上黨,實天之幸也。而韓與趙,吾終伐之!”

蘇厲淡淡一笑,道:“臣有一言,應侯請聽。秦嘗攻韓,圍邢丘,困上黨,上黨之民皆反為趙,天下不樂為秦民之日久矣。今亡趙,北地入燕,東地入齊,南地入韓、魏,則君之所得民無幾何人。”

張祿道:“昔魏獻安邑,魏民盡歸之。而秦赦罪人往居之,及募天下流民,得眾十餘萬。秦攻上黨,得河東之力巨。河內南陽,三晉地也,秦得之,而徵其民以御趙軍。豈得謂天下不樂為秦民耶?秦滅趙,固也失其頑民。然秦有功必賞,有過必罰。無過,雖士伍而一毫不能犯也;無功,雖宗室一爵不可加也。民初不便,久必便而歸也。”

蘇厲道:“臣聞民之歸仁也,猶水之就下。不聞以苛法。”

張祿道:“秦法雖苛,仁之用也。先生勿為俗言所誤,以為法必不仁,仁必不法。夫法者,導民向善,而阻其惡,仁者之心也。秦法之行也,天下必歸之!卿其待之!”

蘇厲改換了話題,道:“武安君為秦戰勝攻取者七十餘城,南定鄢、郢、漢中,北禽趙括之軍,雖周、召、呂望之功不益於此矣。今趙亡,秦王王,則武安君必為三公,君能為之下乎?……雖無慾為之下,固不得已矣。”

張祿道:“秦阬趙軍四十萬,秦趙之恨未之可息,雖不欲戰,豈可得乎!”

蘇厲一聽有門,道:“臣意,秦趙之爭,其始不過藺、離石、祁、焦、黎、牛狐六城而已,趙固知不敵,願以公門獻此六城以和。”

張祿道:“非焦、黎、牛狐,乃聊、攝、令廬。”

蘇厲道:“或臣耳拙,有所差池。應侯所言,必不誤也。趙獻六城以和秦,乃具誠。不如因而割之,無以為武安君功也。”

張祿道:“卿自出周,願聞趙人之意。”

蘇厲道:“臣聞趙人使臣已離邯鄲,朝暮必至。應侯其待之!”

次日,秦王在章臺宮宴請蘇厲。蘇厲大頌秦王之德,賓主盡歡。

典客府又來館驛找蘇厲,將秦王準備的回禮單交給蘇厲,通知蘇厲三天後回國。蘇厲道:“臣啟自洛陽,敝邑之王再三致意武安君,願往見之,乃敢報也。三日後啟程,不敢誤也。”

典客府回去後上報,夜間來報道:“武安君小恙,居於封地。今則略起,願旦日晤大夫!”蘇厲滿口答應。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Copyright © 2024 https://www.shuwaz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